1550nmLiDAR雷達濾光片解決方案
隨著智能駕駛的等級逐步提升,自動無人駕駛汽車技術是近年來最為火熱最廣泛討論的前沿技術之一。其中自動無人駕駛汽車技術中LiDAR雷達全稱為Light Detection and Ranging,即激光探測和測距。
LiDAR的工作原理:飛行時間法(ToF),就是根據激光遇到障礙物后的折返時間,計算目標與自己的相對距離。激光光束可以準確測量視場中物體輪廓邊沿與設備間的相對距離,這些輪廓信息組成所謂的點云并繪制出3D環境地圖,精度可達到厘米級別。
LiDAR雷達的綜合性能最為突出:與攝像頭相比,它的探測結果更加直接可靠,且不易受環境的干擾;與毫米波雷達相比,它的數據密度和探測能力更為出色。系統對傳感器的要求會更加嚴苛,激光雷達也正是為了滿足這些需求而不斷進化。目前LiDAR雷達按有無機械旋轉部件分類,包括機械LiDAR、混合固態LiDAR、全固態LiDAR。如果按照掃描的工作模式又可以分為:機械式旋轉掃描激光雷達、MEMS激光雷達、相控陣列激光雷達。Flash激光雷達。
無人駕駛LIdar雷達掃描圖
目前LiDAR雷達中發展比較成熟的方案為機械式旋轉掃描激光雷達,機械式旋轉掃描激光雷達多采用紅外波段為905nm濾光片或1550nm的探測濾光片,但是目前905nm波段的紅外激光,因法律法規規定功率不可以做的太大,因為905nm的紅光是不可見的,但是又可以直接傳遞到人的視網膜上,所以905nm紅外光的探測距離并不能滿足無人駕駛汽車的探測需求。所以LiDAR雷達要達到200-300米的探測距離的探測需求,1550nm波段的紅外光可以滿足要求(大于1400nm的光都無法投射到視網膜),目前1550nm波段的紅外光也是國外比較成熟的應用探測方案。
深圳納宏光電致力于前沿科技的開發了多帶寬,不同透過率和截止深度的1550nm紅外光帶通型濾光片、目前與國內外多家通訊領域、LiDAR雷達企業提供1550nmLiDAR雷達光學濾光片解決方案。